近日,小米公司與國家知識產權局二審行政判決書公開,小米訴爭“米家 mijia”商標被駁回。
IT之家 10 月 10 日消息 近日,小米公司與國家知識產權局二審行政判決書公開,小米訴爭“米家 mijia”商標被駁回。
今日,小米公關部總經理王化表示:商標還是商標,很正常的商業(yè)注冊和保護機制,不過今天那個是 9 類的而已,小米還有“家”謝謝牽掛。
IT之家了解到,王化轉發(fā)了一篇之前回應“小米 Civi”商標被注冊的微博,對商標爭議類訴訟進行了科普:
移動互聯(lián)網的普及讓很多人的探索精神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揮,很多事情都想要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這是一件好事。不過這個也會引發(fā)出另一個問題,就是可能未見其全貌就以偏概全還加上自己的腦補,當然回頭可以解釋為自己只是一種猜測甚至只不過是開個玩笑沒想到網友們當真了,并非惡意,這個我們也沒必要認真追究什么,只是可能需要給科普一下。
就拿今天#小米 Civi# 這個新系列來說吧,不知道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一種說法據(jù)說是“小米 CC”被搶注了商標,所以不得不換名字…… 還真有米粉信以為真,痛心疾首的來相勸,趕緊注冊“小米 Civi”吧,回頭又被搶了這可咋辦?甚至還有人查閱后發(fā)現(xiàn)已經被注冊了,通過各種方式來預警,在此一一謝過大家的關心,如果私信還沒來得及回復感謝的再次道歉。
同時我也想借助微博這樣的對話語境,給關心我們商標注冊的朋友普及一個小知識:商標注冊類別一共分為 45 類(可自行搜索,這里不展開)。其中手機類產品的商標主要類別為 38 類電信商標,不過一般為了品牌保護目的,大家都會注冊更多品類,甚至全品類。那么這也就引申出下一個問題,或許同名商標存在其他不同品類已經很久了,也有保護性注冊的動作,彼此會產生沖突或許訴訟,當然更多還是彼此理解;甚至還有商業(yè)洞察力比較強的機構或個人,通過惡意搶注牟利的行為,也存在訴訟可能。
回到“小米 CC”的商標上,不能只看到其中一個 42 類沒拿到就一概而論的說這個商標不能用了,因為查一查會發(fā)現(xiàn),還拿到了好幾個 42 類的商標。事實上大家也可以通過各種查詢手段查閱到“CC”或者“小米 CC”的商標注冊數(shù)量有 44 個,類別包括 6、9、14、16、18、20、24、25、26、28、35、37、38、42、45……(此處可能不全)
而大家關注的“小米 Civi”商標被注冊了,所以急得不行到處私信的各位,大家稍安勿躁?,F(xiàn)在商標申請信息曝光周期已經縮短到 4 天了。Civi 之前已經用匿名主體提前布局了,為了避免泄密,米科名義拖到最后幾天才敢遞交呢。
最后,謝謝大家的關心,也大可不必操之過急動不動就來個“都世界五百強了還在商標注冊上翻車”,事實上我米在商標注冊上鋪墊很早,近年來大家看到的所謂翻車都是在品牌保護性注冊全(增補)品類時產生的訴訟,這在整個商業(yè)社會是很正常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