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國公司注冊資本改為認繳制后,很多創(chuàng)業(yè)者都對公司注冊資金的數字要求產生了疑惑,究竟填多填少哪個好
自從我國公司注冊資本改為認繳制后,很多創(chuàng)業(yè)者都對公司注冊資金的數字要求產生了疑惑,究竟填多填少哪個好?下面不妨隨著小編一起來了解看看。
理論上,除了仍舊實行法定公司注冊資本的行業(yè)外(比如銀行、保險、證券、融資租賃、建筑施工、典當、外商投資、勞務派遣等十四類行業(yè)),注冊資本隨意設定都是可以的。但作為創(chuàng)業(yè)者,應當有比較嚴謹的法律意識,建議可以多多考慮以下幾點因素:
1、公司注冊資本寫多少,要參考所在行業(yè)資質要求
比如說,互聯網公司申請ICP經營許可證時,ICP經營許可證要求公司注冊資本在100萬以上;天貓、京東也對入駐平臺的商家提出了標準:注冊資本為200萬以上。其他需要資質/資格的,如招投標等,參照行業(yè)通行做法就可以了。
2、注冊資本越大,所需承擔的風險或責任就越大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一家注冊資本為100萬的公司,A占70%股權,所以需要出資70萬。后來公司經營不善,欠了1000萬的外債。那么A最多只需用他70萬的出資額來承擔責任,超出的部分就和他沒關系了。但如果這家公司的注冊資本是1000萬,A依舊占70%的股權,那么A就要承擔700萬的責任!
3、考慮印花稅
每年年底,企業(yè)要按實收資本和資本公積繳納萬分之五的印花稅。假設說一家科技類公司的注冊資本是100萬元,如果企業(yè)完成實繳,那么,企業(yè)的印花稅將是500元。所以,注冊資本并不是越大越好,大部分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者走的是股權融資的路子,最重要的是股權比例,而不是注冊資本。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設定一個合理的注冊資本,才是最理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