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被狂躁到高潮视频免费软件,久久久久成人精品无码,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视频,久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站 ,久久久久久宅男

波司登

波司登的高端轉型,遭到了更多質疑。

作為一家46年的老品牌,波司登靠著高端轉型,擺脫了“鄉(xiāng)土氣”,變身時尚先鋒,更坐上了中國羽絨服江湖的頭把交椅,的確有兩把刷子。

但年關之際,其推出的“登峰2.0”新款賣到了萬元以上的高價,一時間引發(fā)頗多爭議。有評論指出,波司登宣稱的“黑科技”,其實是已經被大規(guī)模使用且價格并不昂貴的紡織技術。

如果事實真是如此,波司登是不是有點兒不太厚道?

昂貴的“黑科技”

在高端路上狂奔的波司登,又拿出了一記大招。

農歷新年來臨之際,波司登推出了“登峰2.0系列”的超高端產品,售價在1.1萬至1.4萬元,是該公司有史以來價格最高的品類。

波司登方面稱,“登峰2.0系列”將航空材料技術應用到3S面料,達到90%以上的防潑水功能。采用的航空智能調溫材料(PCM智能調溫)可以通過溫度存儲進而實現智能調節(jié)。

如此“智能”的技術,是吸引眼球的噱頭,還是真有其事?是夸張的宣傳,還是服裝領域又一科技創(chuàng)新?一時間,輿論紛然。

一方面,有航空業(yè)內人士指出,纖維制備技術和相變調溫材料技術(PCM) 結合形成的新型纖維材料,的確具有主動調節(jié)溫度的作用。

當體外溫度升高或降低時,纖維中的PCM可以發(fā)生相變,在固態(tài)和液態(tài)之間轉換,以保持溫度的穩(wěn)定,使人體始終感到舒適。

但查閱資料可知,該技術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被用于美國的太空飛行,以保護宇航員及珍貴設備免受太空急劇的溫度變化,后應用于服裝領域。

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就啟動了相關領域的研究。十多年前,PCM就已經被廣泛用在家居裝飾、服裝等領域。

近年來,該技術已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已有一批科研機構、院校和企業(yè)掌握了相關技術。但至今,未有相應的國家和行業(yè)標準,企業(yè)間的標準指標也是參差不齊,各行其是,消費者難以辨別。

這就給了波司登“鉆空子”的機會。

天眼查顯示,2006年,一種雙面調溫面料的技術專利技術就已經在申請專利之中,資料顯示,其生產難度小。


▲來源:天眼查

在阿里巴巴1688平臺,多家企業(yè)都在批發(fā)這種技術的面料。杭州英諾克已發(fā)起申請了多項專利,該公司售賣的PCM變相材料最貴的為450元/千克,面料價格僅35-60元/米,價格低廉。

▲來源:阿里巴巴1688平臺

也就是說,PCM并非波司登獨有,且成本低,制造難度低。這直接擊碎了波司登這款產品的核心邏輯。

波司登將一個早已普及的技術,當成自己產品的核心賣點,賣出萬元以上的高價,著實有些離譜。

一般而言,消費者更注重羽絨服的填充物品質。普遍來看,鵝絨的品質優(yōu)于鴨絨,其中檔次最高的要屬白鵝絨,價格也最高。

波司登號稱“登峰2.0”采用了“1000蓬5A級珍稀鵝絨”,從天貓旗艦店中可知,其采用的也并非白鵝絨,而是灰鵝絨。

加上其他配件,及人工成本,“登峰2.0”的純制造成本和售價估計差距懸殊。

因此,有人認為,波司登這是趁行業(yè)標準尚未統(tǒng)一之際,打著“黑科技”的幌子來包裝產品,盲目定高價。

高價不代表高端

從一個大眾貨,到羽絨服一哥;從充滿鄉(xiāng)村氣息的品牌,到羽絨服時尚代表,波司登在其46年的發(fā)展中經歷了幾次重大轉變。

2007年,波司登上市后并沒有出現預期中的一飛沖天,反而持續(xù)陰跌,2008年就跌破1港元,2009年更是跌倒了0.46港元的歷史低位。糟糕的表現遭到股民調侃——“上市周年,股票成仙”。

時間來到2014年,波司登又一次跌到谷底。公司便想通過快速多元擴張,做大規(guī)模,以抵御羽絨服“看天吃飯”的風險,但最終事與愿違,公司業(yè)績三連跌。

波司登品牌老化,和時代主流用戶漸行漸遠。于是,決定“聚焦主航道、聚焦主品牌”,同時向年輕化,時尚化轉型。

而高端轉型,正是波司登從一個中老年人喜愛的品牌,搖身一變成為時尚先鋒的關鍵因子。

2018年,波司登重新梳理了品牌定位,開始聚焦中高端羽絨服市場,創(chuàng)始人高德康甚至將其稱作波司登的“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

靠著更換LOGO、聯名迪士尼等世界級IP、邀請演藝界、體育界明星代言、亮相三大時裝周等幾板斧,乘著消費升級的浪潮,坐上了國產高端羽絨服的頭把交椅。

波司登挺過低谷期,重獲新生,成為服裝品牌成功轉型的一個標桿,也被看做弘揚國貨的民族品牌。

但需要注意的是,“高價不代表高端”,過度以提價為目標,最終也會反噬品牌。

有調查顯示,過去4年,波司登羽絨服吊牌價上漲了六到八成。

開源證券研報顯示,波司登線上1800元以上的羽絨服占比由2020年的27.5%上升到2022年的46.9%。“未來波司登羽絨服價格還將持續(xù)上漲,均價會達到2000元以上?!?/strong>波司登品牌事業(yè)部總裁芮勁松曾公開說道。

也就是說,波司登未來的定價還將繼續(xù)往上提升,“登峰2.0”系列就是踐行這一戰(zhàn)略,打出的關鍵手牌。

但時至1月18日,波司登該系列總共只賣出了7件,遠低于加拿大鵝和Moncler同等價位產品的銷量。

此前,波司登重視的平價大眾市場,如今被直播帶貨大量瓜分。這塊市場的核心特色是“低價”,這顯然不符合波司登的戰(zhàn)略轉向。

目前,波司登的主力產品還聚焦在2000-7000元,在“中高端”這一細分領域,波司登優(yōu)勢明顯。不過,公司的野心是向高端奢侈品級別進發(fā),進而通過提價來提升公司業(yè)績。

但波司登不斷提價的同時,爭議、質疑聲都在不斷增多,口碑卻在下滑。

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對波司登的投訴已經有800多條,遠高于同行,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產品質量差、虛假宣傳、售后服務不到位等問題。

來源:黑貓投訴

而且,近年來波司登也多次被處罰。包括因銷售不符合推薦標準的工業(yè)產品;產品纖維含量檢驗結構不符合標準要求等等。

回顧波司登的二次創(chuàng)業(yè)之路,不斷攀升的營銷費用、大幅上漲的價格,遠遠大于產品力的提升。

淘寶天貓顯示,推出“登峰2.0”之前,波司登產品最高價格不到7000元,其試圖用一款頗有爭議的萬元級產品一舉躋身世界級陣營,步子似乎邁得有點大。

走歪的高端之路

作為一種御寒的衣物,羽絨服的商業(yè)化受制于四季變化。

羽絨服是服飾中獨特的低頻次消費品,難以做到“薄利多銷”,這是相關企業(yè)面臨的最大障礙。

2007年,為打破單一業(yè)務依賴,波司登成立了非羽絨服事業(yè)部,將業(yè)務拓展至男裝、女裝、童裝等領域,并大力擴充品牌矩陣。

彼時,公司高層喊出,幾年內“將非羽絨服比例增加到40%以上”的口號。與此同時,波司登豪擲3.5億元在寸土寸金的倫敦南莫爾頓街,開了一家六層樓的大型旗艦店。

但這次“豪賭”失敗了,波司登就此走入迷途。2014年后,波司登迷途知返,砍掉非主業(yè),聚焦羽絨服,并走向中高端的“華山一條路”。

從業(yè)績來看,高端轉型收到了奇效。公司整體毛利率從2017財年的46.4%上漲至2022財年的60.1%,創(chuàng)歷史新高。股價自2020年低點到2021年最高點,上漲了4倍多。

但拆解來看,波司登的高端之路顯得有些“底氣”不足。

2018-2022財年,波司登銷售分銷開支上漲了1.5倍,占營收比例從27.6%上升到38.1%,接近4成。

而且,2020財年至2023上半財年,其營收增速分別為22.7%、18.9%、16.3%、14.1%;凈利潤同比增長率為22.6%、42.1%、20.1%和15%。

在波司登的矩陣中,波司登主品牌為主攻高端,雪中飛聚焦中高端,冰雪定位大眾消費市場。從三者最新的表現來看,波司登主品的收入增長也要低于后兩者。而且,波司登主品牌上一財年增速還有16.3%,最新的半年報直接減半。

▲來源:波司登財報

作為服裝企業(yè),存貨和周轉相當于餐飲企業(yè)的翻臺率,是極為關鍵的指標,代表著企業(yè)資產運轉效率。而據財報顯示,2018-2023財年中報,波司登存貨周轉天數由111天增至181天,存貨達到34.34億元的高位。

可以看出,業(yè)績增速、周轉效率、高端品牌增長都在下滑,波司登試圖通過營銷拉動業(yè)績的做法正在逐步失效。

其實,波司登也深知國產服裝品牌的突圍之道。其創(chuàng)始人也曾指出,產品價格的提升是建立在產品本身設計研發(fā)升級、科技功能升級,產品品質升級等基礎上的。

但通讀其財務報告,波司登對研發(fā)費用卻是諱莫如深,而且自2007年上市起,這家公司就從未公布過研發(fā)費用。這成為其財報中的一大“未解之謎”。

對于專利技術,公司在最新年報中表示,截至2022年3月底,累計獲得369項專利。但據天眼查顯示,其專利絕大多數為外觀專利,其余專利中也未發(fā)現關于PCM雙向調溫技術的申請。

▲波司登羽絨服裝有限公司專利分布  來源:天眼查 

如果技術研發(fā)不扎實,僅靠營銷打天下,“為高而高”,以為價格提升了品牌就上了檔次,那么這條路就走歪了。

據稱,波司登還希望成為中國羽絨服中的“華為”。但從近些年的發(fā)展路徑來看,好像有些南轅北轍。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閱讀全文>>

瑪莎拉蒂不賣豪車,開始賣羽絨服了?

起售價僅4299元,你,會買嗎?

11月30日,波司登,一個知名羽絨服品牌,瑪莎拉蒂,一個與保時捷同級的豪華汽車品牌,雙方聯手推出了高端戶外WIFI系列。

這是一次中式羽絨與意式超跑的極致碰撞,也是一次高端品牌的跨界聯名,這場全球領先的羽絨服品牌與意式豪華汽車先驅的強強聯手,一時間引發(fā)了行業(yè)與大眾的關注。

為什么近些年來,不管大品牌還是小品牌,不管老品牌還是新品牌,都熱衷于跨界聯名?而且汽車品牌與時尚領域的跨界尤為頻繁。

比如:

寶馬與中國視覺藝術家:夏瀚、馮至炫、善良、邊云翔和李漢威聯合推出BMW M 50周年限量版數字藏品。

阿爾法·羅密歐與意大利運動服飾品牌 FILA(斐樂)主導五方聯名,與意大利滑雪裝備品牌Vist、意大利天冰集團TechnoAlpin、意大利雪場KRONPLATZ共同合作推出FILA高級運動羽絨系列專業(yè)滑雪服。

路特斯與法國奢侈品牌 Balmain(巴爾曼)、《極品飛車?:不羈》(Need for Speed? Unbound)三方聯名,推出新任賽車手角色Eléonore的定制服飾、駕駛路特斯Emira跑車登場。

阿斯頓馬丁與日本奢華地產開發(fā)商VIBROA達成合作,推出亞洲首個“由 Aston Martin 設計的”家宅。

邁凱倫塞納跑車與樂高聯合發(fā)布一輛等比例樂高模型,由近47萬塊樂高積木打造而成。

《2021全球時尚IP白皮書》在序言中寫到:

據不完全統(tǒng)計,單2019年全球就有13萬多個聯名產品的發(fā)布。

過去3年的空前爆發(fā),聯名合作儼然成為了品牌競逐流量紅利,取悅年輕顧客的致勝法寶,步入常態(tài)化。

今天,我們就借4299元的「瑪莎拉蒂牌羽絨服」,談一談聯名營銷這個大話題:

一、什么是聯名營銷?

二、為什么品牌都熱衷于聯名營銷?

三、如何選擇合適的聯名對象?

四、聯名營銷的未來新趨勢

什么是聯名營銷?

很多人會把聯名營銷比做兩個品牌之間的“聯姻”。

聯名營銷最完美的狀態(tài)是雙方利用自身的優(yōu)勢資源,彼此形成合力,互相造勢、彼此背書, 以最小成本達到1+1大于2的效果。

聯名營銷的本質,說白了,就是品牌人群的互置。

兩個品牌因志同道合牽上小手、協力推出聯名產品,或設計精美、或情懷滿滿、或腦洞大開、或名氣相疊……新鮮的刺激點不僅能引發(fā)雙方品牌用戶的關注,更能在聚合圈之外的全網引發(fā)大眾討論,甚至具備分分鐘成為「爆款」的潛力。也因此,在聯名上的布局成為了許多品牌營銷中的一塊重頭戲。

當然,既然是聯姻,就得有個你情我愿。

聯名雙方在選擇對象時,“匹配”是最優(yōu)先的條件,兩口子想要一起過日子,最好是能力互相補充,工作分工,合作推進。

為什么這么多品牌都對聯名情有獨鐘?

跨界的本質,不外乎強強聯合,在社媒制造話題效應的同時,更吸引彼此的粉絲,從而彼此賦能,通過兩個品牌聲量與影響力的疊加,甚至可以觸達兩個品牌交疊圈之外的人群范圍。

品牌聯名的目的是希望可以得到1+1>2的效果,贏得兩個品牌的客戶群的關注,跨界合作也可以讓雙方資源實現最大化、提高品牌的知名度與影響力,以此推動商品銷售。

為什么品牌都熱衷于聯名營銷?

瑪莎拉蒂,尤其是旗下的GT曾被譽為比肩法拉利、蘭博基尼的“神車”,4.7L V8的獨特聲浪一度讓眾多車迷沉淪。

有數據顯示,2021年瑪莎拉蒂在全球共賣出新車24269輛,中國市場全年交付為7747輛,占全球總銷量的30%。

按理來說,瑪莎拉蒂作為一個自帶光環(huán)、自帶流量的高端品牌,需要自降身份,與其他品牌聯名嗎?

當然有必要!

而且瑪莎拉蒂非常熱衷于跨界聯名。

今年4月,瑪莎拉蒂就曾攜手新銳潮玩“頂流”FARMER BOB推出限量款,開啟了豪車與潮玩跨界聯名新紀元。

FARMER BOB多款形象設計以BOB經典造型與瑪莎拉蒂元素融合,極富Z世代的個性表達,引發(fā)消費者追捧。

其中,僅僅在BOB發(fā)售階段,一個簡單的天貓小黑盒超級新品日抽簽活動,就吸引了超20.3萬人參與。

小成本撬動大流量,小動作吸引Z世代潛在車主,瑪莎拉蒂何樂而不為?

向前看,品牌利用聯名進行營銷的行為在很早以前就已出現了。

品牌聯名最早起源于1934年,Converse 與Disney 聯名,第一雙米老鼠帆布鞋誕生了。

而80年代最著名,影響幾代人的聯名案例,莫過于Nike與喬丹于1985年推出的Air Jordan,作為NBA第一雙黑紅配色的鞋子,這個聯名款為Nike帶來了持續(xù)的流量與銷量。

新世紀以來,Supreme和LV的合作也必須擁有姓名,被稱為史上最強聯名。

這一系列成為了2017年最受矚目的宇宙單品,大V買手熱炒瘋搶競相追捧,網友熱議,多次沖上微博熱搜。Supreme和LV聯名的連帽衫,原價860美元,可以炒翻超過2000+美元!

近些年,隨著聯名營銷不斷發(fā)展,國內外品牌聯名營銷的案例層出不窮。

據駝鹿新消費在2022年3月至4月中旬的不完全統(tǒng)計,僅一個半月,共有近60個新消費品牌推出聯名活動。

品牌之間頻頻牽手,具體來看,有3個好處:

1、制造營銷話題,提高品牌知名度

通過聯名活動,品牌可以借助對方的知名度,制造營銷話題,提高話題熱度,借此吸引流量和眼球,提高品牌聲浪,提升品牌知名度,達到營銷推廣的目的。

比如今年520茅臺牽手蒙牛送上「茅臺冰淇淋」,2022年5月30日,茅臺冰淇淋首發(fā)上市的話題沖上熱搜。

#醬香型的?

#吃了算酒駕嗎?

#這冰淇淋在冰箱放幾年,能漲價嗎?

#茅臺喝不起,可以實現茅臺冰激凌自由嗎?

39元的售價讓普通消費者感到震驚,但是當這樣一個極具國民度的白酒品牌跨界到冰淇淋領域的時候,所帶來的反差感,讓相關話題瞬間在社交平臺引起廣泛討論,這讓茅臺在年輕人心中狠狠刷了一次存在感。

2、擴大市場份額,促進銷量轉化

市場營銷活動中,聯名的雙方一般是異業(yè),也可能是上下游關系,或者跨界的不同品牌。

因此,合作品牌可以很好地整合對方資源。

雙方利用各自的渠道集中發(fā)聲,覆蓋雙方的老用戶,社交圈的擴散讓雙方都觸達到了更多的目標人群。

比如今年最出圈的聯名活動之一瑞幸咖啡和椰樹的聯名款「椰云咖啡」。

對于椰樹集團來說,30多年來的首次跨界,也讓椰樹集團從“黑紅”到“土潮紅”,品牌在年輕人中得到了很好的傳播。

對于瑞幸來說,除了品牌層的擴大,更重要的是銷量上的突破。

數據統(tǒng)計,4月11日椰云拿鐵首發(fā)當天,瑞幸單店銷量超130杯,總銷量超66萬杯,上線第一周單店銷量超495萬杯,總銷售額破8100萬。

3、鞏固品牌形象,提升品牌活力

聯名營銷還有助于實現品牌疊加效應,品牌可以借助對方具備的品牌特性和優(yōu)勢,強化自身的品牌形象。

同時,通過聯名款產品的新形象,為品牌注入新的活力,提升與競品的差異化,建立品牌個性化定位。

比如知名潮玩品牌泡泡瑪特半年內推出超過12家品牌的聯名活動。

泡泡瑪特在年報中提到,2021年全年MOLLY實現收入7.05億元,同比增長97.6%,2021年是MOLLY十五周年,通過持續(xù)推出新品、跨界聯名合作、主題展等運營,MOLLY依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如何玩轉聯名營銷?

聯名營銷的三個原則:

1、越是兩個毫無關聯的品牌聯名就越吸睛。

不同領域的兩個品牌合作,是我們常說的不沾邊的跨界“聯姻”。

品牌之間的聯名能夠大量吸引客流,增加消費者對跨品牌文化的理解,帶動另外一個品牌的發(fā)展。

比如:太平鳥和可口可樂、喜茶+歐萊雅、國貨老字號六神與銳澳跨界合作的一款花露水味雞尾酒等等,這是其他行業(yè)的聯名。

比如Apple與Hermès,這兩個在不同領域各領風騷、看似毫無關系的品牌,推出了Apple Watch Hermès的聯名款代表作。

它的出現,一下子就抓住了科技界和時尚界追隨者的心。

這一次的異業(yè)跨界,既出其不意又合情合理。當這種高端和奢侈被疊加以后的科技時尚感,令人耳目一新。

對于愛馬仕的愛好者與終極果粉來講,這種聯名款更是只能錯殺不能錯過。所以不得不說,蘋果和愛馬仕的這次聯名走得高明。

2、聯名要注意時效性、稀缺性

大部分聯名款在時間上或者空間上有明確的規(guī)定,如季節(jié)限定、電影上映期間的限定,節(jié)日上的限定,限定的聯名款體現出一種時效上稀缺性,更容易給消費者帶來獨特、新鮮的消費體驗。

消費者對稀缺的產品本能會產生一種購買欲望,“這次不買就買不到了”的心理制造了焦慮,“我有別人沒有”的炫耀性消費占據了主導地位,當消費者購買產品時“需不需要”的考慮變成了一種欲求,他們的消費行為變成了一種目的。

供求關系的不平衡、營銷手段的配合、對消費者心理的把握都促使了限量款的價格抬升和消費者的瘋狂搶購。

美妝品牌非常擅長玩限量、限時聯名。

比如迪奧會在夏季推出夏日限定沙丘系列彩妝,在壓花上采用波紋設計,呈現金屬光澤和閃耀的陽光。

紀梵希、雅詩蘭黛會在中國春節(jié),這樣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節(jié)日,推出紅金配色,或以生肖為主題的中國新年限定系列。

3、聯名要么強強聯合,要么以強帶弱

大品牌做聯名營銷時憑借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具有一定的先天優(yōu)勢。比如瑞幸咖啡、星巴克、肯德基等本身就有足夠的品牌熱度。

這時,品牌需要思考的應該是如何從消費者所處的環(huán)境出發(fā),順應其情感需求,為其提供能夠符合品牌自身調性且能夠調動用戶情緒的話題。

但是對小品牌而言,想要出圈,則需要熱度更高的IP加持。

比如極狐汽車在之前知名度并不夠高,但是當與搖滾教父“崔健”合作之后,當晚近3個小時的演唱會,累計4600萬觀眾觀看,獲得1.2億點贊和270萬的分享次數,給極狐汽車品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高光時刻。

從極狐汽車披露的信息來看,極狐汽車在Logo全場露出的情況下累計收獲9000萬用戶觸達,完成近千萬量級的曝光度。

而且,“崔健”的粉絲絕大多數是中青年群體,這群搖滾老炮與汽車品牌主張“大氣”“灑脫”的理念相契合,從IP選取到營銷策劃,值得眾多品牌學習。

聯名營銷新趨勢

過去幾年,無數品牌走在尋找如何做好聯名營銷的賽道上,新的聯名如春筍般涌現,層出不窮。

與此同時,品牌聯名在享受低成本高曝光的同時,也一直伴隨著各種爭議。喜茶與杜蕾斯的聯名翻車成為一種必須靠突破下限才能吸睛的聯名營銷。

另外品牌之間的聯名,多數情況下并不能在產品的功能、質量等方面產生額外的附加值。運動品牌并不會因為有了動漫元素,鞋子就更耐穿了;手機品牌也不會因為增加了跑車設計,性能就翻倍了,拍照就更清晰了。

在用戶的新鮮感過后,如何挖掘產品出的核心競爭力,讓消費者從一些細節(jié)上獲得更多的驚喜感,把IP元素和產品結合得讓人眼前一亮,產生有驚喜、有誠意的感覺,或許才是一個優(yōu)秀的聯名產品應該具備的要素。

那關于聯名營銷,未來會有什么新趨勢呢、新玩法呢?

過去的聯名可能更多的只是基于包裝或logo設計上的簡單結合,但未來的聯名一定要從品牌DNA中深究,從共創(chuàng)產品、理念設計、創(chuàng)意產出到營銷布局都需要深度綁定的結合。

過去的聯名可能更多基于實物的產出,未來的聯名形式可能會基于虛擬技術達到線上的資源整合,進行概念意義上的品牌間的聯合。

過去我們說聯名,第一個想到的必是某品牌與某品牌之間的結合,但在萬物皆可聯名的未來,「聯名」的定義將變得更為廣義與寬泛,品牌×品牌自然是聯名、品牌×文創(chuàng)IP當然也是、品牌×設計師也可以是,未來品牌×虛擬代言人肯定也是,品牌×城市,品牌×國家也是......

總而言之,無論未來營銷環(huán)境、營銷玩法如何變,最終不變的,能夠出彩、讓消費者記憶深刻的聯名營銷,一定是滿足以下三點:

1、能夠最大程度滿足差異化溝通與個性化需求;

2、能夠精準提煉IP血液融入品牌DNA;

3、能夠最大化保證品牌的有效觸達。

閱讀全文>>

本周,全國大范圍迎來降溫,多地氣溫下降20℃,就連杭州也飄起了雪花。在“凍得發(fā)抖”時,人們紛紛拿出了“御寒神器”——羽絨服,這個服裝品類也成了今年冬季的熱銷品。

在今年“雙十一”當天,國內羽絨服行業(yè)的頭部品牌波司登以1.96億元的成交額在天貓銷售額TOP1品類“服裝服飾”中排名第二(優(yōu)衣庫排名第一)。

“今年‘雙十一’,天貓服飾總體大盤出現了雙位數下降,羽絨服下降了20%-30%,但波司登還是穩(wěn)中有升?!痹诓ㄋ镜?022/23中期業(yè)績發(fā)布會上,波司登集團首席財務官兼副總裁朱高峰表示。

波司登財報顯示,2022上半財年(4月1日-9月30日),其營收達到61.8億元,同比增長14.1%;權益持有人應占溢利達到7.34億元,同比增長15%。

然而,多元化業(yè)務卻一直是波司登難解的“痼疾”。在聚焦羽絨服主業(yè)、收縮四季化幾年后,今年上半年,波司登推出防曬服、T恤等夏季服飾,引發(fā)大眾關注。

事實上,波司登曾大舉進入男裝、女裝、童裝等大眾化產品賽道并擴張門店,門店數量也達到最高峰14435家,波司登創(chuàng)始人高德康滿懷雄心壯志,一度表示“要將非羽絨服產品比例增加到40%以上”,但最終也沒能實現多元化發(fā)展。

如今,靠著更為小眾的防曬服能支撐起波司登“卷土重來”的多元化野心嗎?“不想只活在冬季”的波司登,在推進多元化的同時,其高端化又面臨哪些阻礙?

01 戰(zhàn)績背后

從財報數據來看,2022上半財年,實現營收61.8億元、權益持有人應占溢利達到7.34億元的波司登,其表現可以說是優(yōu)秀的。

通常來說,羽絨服的銷售旺季為10月、11月、12月和1月,而波司登在4月至9月的營收實現了同比增長14.1%,這就意味著,其在今年的淡季銷售上也有了一定的突破。

分具體業(yè)務來看,波司登業(yè)務板塊包括品牌羽絨服業(yè)務、貼牌加工管理業(yè)務、女裝業(yè)務及多元化服裝業(yè)務。

品牌羽絨服業(yè)務仍然是波司登的最大收入來源。2022上半財年,波司登品牌羽絨服業(yè)務實現收入約38.57億元,占總收入的62.4%,同比上升10.2%。其中,波司登品牌收入同比上升8.2%,達到35.22億元。

此外,波司登貼牌加工管理業(yè)務實現收入約18.95億元,同比上升32.7%,占總收入的30.7%;女裝業(yè)務實現收入3.4億元,同比下降18.3%,占總收入的5.5%;多元化服裝業(yè)務實現收入約8780萬元,同比上升22.2%,占總收入的1.4%。

“波司登羽絨服業(yè)務收入的增加,與其這幾年來進行的品牌化、高端化發(fā)展密不可分?!庇鸾q服行業(yè)供應商高秋明(化名)對「子彈財觀」表示,“現在波司登可以說是國產羽絨服品牌中知名度最高的,而隨著羽絨服行業(yè)品牌集中度的提升,市場份額將向知名品牌傾斜?!?/p>

(圖 / 波司登門店 攝 / 許蕓)

在他看來,近幾年,隨著波司登品牌知名度一起提升的,還有其產品設計及生產質量水平。

“貼牌加工是波司登的老本行了,在這個行業(yè)里本來就很有地位,當它的產品被越來越多人認可后,那它的代工業(yè)務也會更具吸引力,而隨著行業(yè)里一些小廠陸續(xù)退出,發(fā)展規(guī)模越來越大的波司登會更受其它羽絨服品牌的認可,也有實力承接更多的OEM貼牌加工訂單?!备咔锩髡f。

此外,隨著波司登收入一起上漲的,還有其產品售價。

2018年,波司登提出“聚焦主航道、聚焦主品牌,收縮多元化”戰(zhàn)略,保留女裝及校服業(yè)務,逐步剝離男裝等其他業(yè)務,推動品牌化、高端化發(fā)展,隨后產品紛紛提價。

國金證券研報顯示,2018年波司登主銷價位段提升30%-40%。2017至2018年,波司登品牌1000-1800元價位段產品占比由47.6%提升至63.8%,1800元以上價位段產品由4.8%提升至24.1%,而1000元以下產品占比則由47.5%下降至12.5%。

“波司登品牌轉型的第一個三年階段,我們價的增長是大于量的增長的,我們把原來均價低于1000元的品類,均價提升到了1700-1800元這樣的水平上?!敝旄叻灞硎?。

02 痼疾難解

不過,區(qū)別于消費市場上的熱鬧和財報上的好成績,波司登在資本市場上的股價卻一直波瀾不驚,沒有太大突破。

東方財富網數據顯示,波司登近5年股價最高點出現在2021年9月,最高價為6.75港元/股。截止2022年12月1日,波司登股價報收于3.96港元/股,較最高點時縮水超40%,總市值為431.14億港元。

(圖 / 東方財富網)

“2019年年底波司登推出萬元「登峰」系列羽絨服時,我其實有考慮過買它的股票,因為高端化意味著有溢價空間,雖然當時這個系列有很多爭議,但在中國股市,有爭議意味著有故事可講,有炒作空間,但我最終還是沒有購買,因為波司登收入對羽絨服的依賴太高了?!倍壥袌鐾顿Y者胡甜甜(化名)告訴「子彈財觀」。

“羽絨服銷售周期性太強,基本都是春夏弱、秋冬強,這意味著沒有驚喜,也考驗著投資者買入和賣出的時間。但從我的投資經驗來看,周期性強的比如煤炭、軍工等投資標的,沒有投資經驗積累、豐厚資金儲備和超強耐心都是不能碰的。”胡甜甜進一步表示。

事實上,波司登未嘗不想突破對羽絨服的單一依賴。

1976年成立的波司登,一開始只是做來料加工與貼牌生產的生意,直到1992年,波司登創(chuàng)始人高德康才成立了自有品牌波司登。2007年10月,波司登成功在港股主板上市,也是在這一年,進入資本市場后需要新故事的波司登開始了突破之旅。

2007年,波司登成立了非羽絨四季化服裝業(yè)務部門,通過收并購、入股等方式拓展多品牌。2009年,波司登提出品牌化、四季化、國際化“三化”戰(zhàn)略,收購了一大批品牌,往男裝、女裝、童裝等領域強勢擴張。

在這樣高舉高打的戰(zhàn)略下,波司登的門店數量在2013財年達到最高峰14435家,波司登創(chuàng)始人高德康一度滿懷雄心壯志地表示“要將非羽絨服產品比例增加到40%以上”。

但大勢擴張進入陌生領域,波司登的經驗和競爭力都不足,很快便拖累企業(yè)陷入危機之中。波司登凈利潤從2012財年的14.51億元,一路下降到2015財年的1.38億元。

高德康后來反省,公司上市十多年來雖然一直是國內羽絨服行業(yè)的頂尖品牌,但是也受到了產能過剩、過度擴張、品牌形象老化、產品老化等內部因素影響,出現了庫存積壓、營收下滑的問題。

不得已之下,波司登大量關閉門店、甩貨清倉,并在2018年確定“聚焦主航道、聚焦主品牌、收縮多元化”的新戰(zhàn)略,四季化男裝、女裝、童裝產品逐漸削減,主要發(fā)展品牌羽絨服業(yè)務,開啟轉型之路。

但如今,波司登有重新發(fā)力多元化之勢。2022年5月17日,波司登戶外旗艦店正式開業(yè),加碼戶外專業(yè)領域。其中在售的就包括防曬衣等各種夏季戶外運動單品,部分防曬衣的價格超過千元。

如同萬元「登峰」系列產品上市時那般,波司登的千元防曬衣同樣引發(fā)外界熱議,被質疑“防曬服賣出了羽絨服的價格”。

12月1日,「子彈財觀」在淘寶波司登官方旗艦店搜索“防曬”關鍵詞看到,目前,波司登在售的防曬外套/長褲共8款,券后價格約239元-629元。不過,或許是已過防曬服銷售旺季,幾款產品中售價最高的月銷僅為24件,券后價489元。

(圖 / 淘寶波司登官方旗艦店)

“綜合設計和波司登所宣傳的防曬衣的科技屬性來看,波司登防曬衣的售價其實沒有特別貴。”在北京生活的“95后”張依依(化名)對「子彈財觀」表示。

“10年前,我在商場里買普通戶外品牌的防曬衣,基本都是粉藍粉紫粉紅這類一看就是上了年紀的人才會穿的,設計好看一點、穿著舒適一點的價格就已經在四五百、七八百塊了。當然,三百塊以內的防曬衣也有,但這個價位的多數透氣性差、設計丑,溫度高、光照強的時候甚至會黏在皮膚上,穿著體驗甚至不如普通外套?!睆堃酪乐毖浴?/p>

在她看來,防曬衣屬于功能性服飾,其價格不能以普通服裝的標準去判斷。

目前,從波司登大量露出的防曬服推廣上,不難看出波司登在這一領域寄予的厚望。

不過,朱高峰對媒體表示:“近幾年,公司發(fā)展非常穩(wěn)健,并不屬于‘淡季自救’……防曬服等其他功能性服飾業(yè)務占比非常低,‘時尚功能服飾’賽道關聯品類的延伸,只是一種積極的探索。”

而在2022上半財年財報中及業(yè)績發(fā)布會上,波司登也并未提及防曬服的具體銷量數據,「子彈財觀」就此問題多方聯系波司登方面人士,截至發(fā)稿前仍未獲回復。

“波司登的千元防曬服,在我看來,和萬元「登峰」系列羽絨服推出的作用其實有點類似,不一定在于要有多高的銷量,而是要強化品牌的高端屬性和產品技術,萬一能火更好,不能火,也可以引發(fā)一波討論,強化在大眾眼里的高端屬性?!备咔锩鲗Α缸訌椮斢^」分析道。

03 發(fā)展承壓

據「子彈財觀」的長期觀察,波司登在推進多元化的同時,其高端化戰(zhàn)略仍受外界爭議。

從客觀層面來看,高端化戰(zhàn)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了波司登逐漸解除經營風險,高客單價的銷售成績也讓其有了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波司登財報數據顯示,2017財年到2021財年,其營收從88.81億元增長到了162.14億元;權益持有人應占溢利從6.15億元增加到了20.62億元;毛利率從46.4%增加到了60.1%。

但目前波司登的高端化仍然面臨壓力,首先就是大額的營銷支出。

2018財年,也是波司登開啟轉型的第一年,銷售及分銷開支費用同比增長高達40.32%,達到34.4億元,占收入比重達到了33.13%。2021財年,其銷售及分銷開支費用達到了61.71億元,占當期收入的38.06%。

2022上半財年,波司登銷售及分銷開支費用為16.23億元,占當期收入的26.26%。

其次,波司登的發(fā)展壓力還體現在整體毛利率上。

2022上半財年,波司登毛利率為50%,較上年同期下降0.7%。對此,朱高峰表示,一方面是受女裝業(yè)務毛利率下滑的影響,另一方面是OEM貼牌加工業(yè)務增速比較高、總體銷售結構變化的影響。

分業(yè)務板塊來看,包括波司登、雪中飛、冰潔在內的品牌羽絨服業(yè)務毛利率為63.6%,同比上升2.2%;貼牌加工管理業(yè)務毛利率為20.4%,同比上升1.3%。

此外,包括杰西、邦寶、柯利亞諾及柯羅芭的女裝業(yè)務毛利率為66.2%,同比下降7.4%;包括校服、男裝、童裝、居家業(yè)務在內的多元化服裝業(yè)務毛利率為26.9%,同比下降1.3%。

由此來看,波司登所剩無幾的四季化業(yè)務如今仍是其高端路上的“絆腳石”。

“女裝業(yè)務這幾年確實做得不太好,從收入、毛利率指標可以反映出女裝市場的競爭激烈程度,目前我們幾個品牌的女裝在市場上的競爭優(yōu)勢是不夠的?!敝旄叻逄寡?。

此外,在波司登的品牌羽絨服業(yè)務中,波司登品牌毛利率為66.5%,同比增長3.9%;雪中飛毛利率46.4%,同比下降3%。對于雪中飛毛利率的下降,朱高峰表示,是因為中低價位羽絨服的市場競爭格局越來越激烈。

「子彈財觀」在淘寶雪中飛官方旗艦店內看到,其羽絨服產品價位大多集中在400-700元左右。

在這一價格帶內,這兩年,鴨鴨羽絨服借助抖音等電商平臺再度崛起,優(yōu)衣庫等一些四季化服裝品牌的羽絨服品類同樣是與雪中飛較勁的競爭對手。

波司登、雪中飛和冰潔皆有千元以上產品,但包括鴨鴨甚至如李寧、安踏等這樣的運動服飾品牌,也已經布局千元以上的羽絨服產品。

(圖 / 李寧門店 攝 / 許蕓)

雖然波司登方面指出推出防曬服并不屬于“淡季自救”,但顯然它一直在嘗試平衡四季營收,只是突破之路并不好走。

在女裝、多元化業(yè)務發(fā)展均不是太順暢的情況下,高德康又將目光投回羽絨服主業(yè)上,推出新一代輕薄羽絨服,試圖將羽絨服的季節(jié)覆蓋面拉長。

「子彈財觀」在波司登北京西單旗艦店內看到,相較于傳統(tǒng)羽絨服而言更加輕薄、更適合正式場合穿著的風衣羽絨服被放在門口最顯眼的位置。

(圖 / 波司登風衣羽絨服 攝 / 許蕓)

同時,店內還有多款設計更加輕薄的衛(wèi)衣羽絨服、羊羔絨羽絨服及羽絨短袖等。

(圖 / 波司登針織羽絨服 攝 / 許蕓)

“這幾年我們主要聚焦時尚創(chuàng)新和功能創(chuàng)新兩個維度進行產品的迭代升級。在時尚創(chuàng)新方面,年輕人是時尚的主力,因此我們更加關注年輕消費人群。”高德康表示,今年波司登推出了上述新品也是試圖豐富羽絨服的穿著場景。

(圖 / 波司登衛(wèi)衣羽絨服 攝 / 許蕓)

朱高峰指出:“從今年的規(guī)劃上,我們有機會把輕?。ㄓ鸾q服)的(收入占比)占到總體大盤的15%左右,大約有5個百分點這種提升?!?/p>

新一代輕薄羽絨服的推出,本質是波司登在加大中等價位產品的投放,以應對行業(yè)越燒越旺的高端化戰(zhàn)火。

“今年天貓‘雙十一’,1200-1500元這個價位段里,我們有10%左右的正增長,如果我們不把中等價位的產品給它補上去,整個大盤的生意就很難增長?!敝旄叻灞硎?。

他進一步指出,在波司登品牌轉型的第一個三年的戰(zhàn)略階段里,價格的提升要大于量的提升。到了第二個三年階段,高德康就要求一定要把握好量和價的平衡。

由此可見,在普遍提價之后的波司登羽絨服主業(yè)上,高端化的推進或許已到了需要放緩的時候,否則很可能會降低大眾的消費意愿。

04 結語

加拿大鵝、盟可睞等奢侈羽絨服品牌在中國市場的走紅,讓國產羽絨服獲得了高端化升級契機。

以波司登為首的羽絨服品牌出于自身經營需要開啟了行業(yè)的品牌化、高端化升級換代之路,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由此也引來諸多爭議。

未來,高德康該如何平衡四季營收、降低企業(yè)季節(jié)性經營風險?他能否如愿登上多元化及高端化的“發(fā)展高峰”?當鴨鴨、盟可睞、李寧等競爭對手們蜂擁而至時,市場留給高德康“登峰”的時間估計已不太多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閱讀全文>>

今年雙11,波司登搶足了關注。

陷入大促前漲價疑云,登上熱搜,后得到辟謠;雖然雙11出現了一些小插曲,但在整體大促中,波司登的發(fā)揮十分穩(wěn)當,成為媒體頻頻稱贊的羽絨服品牌之一。

波司登似乎又火起來了。原因是什么?這一次,波司登又能夠火多久?

01 雖爭議不斷,但雙11成績斐然

雙11期間,波司登上熱搜了。

據一位消費者透露,她原計劃在波司登網店購買一件羽絨服,該羽絨服9月份價格是券后979.28元,到了雙十一漲至1349元,券后價格仍為979元,僅比平時便宜0.28元。

隨后,波司登官方客服稱,服裝價格會隨著活動力度變化,不超過吊牌價都是合理的。

“波司登回應先漲后跌僅便宜0.28元”的話題很快成為熱搜話題,截至目前累計1.9億次閱讀,6796次討論。

(圖源微博)

之后,常熟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進行調查并給出通報。通報中顯示,該款羽絨服在6月9日-10月24日標價,以及零售價全部標注為1499元;天貓“雙十一”活動報名規(guī)則要求“最低標價的基礎上讓利10%”,該款羽絨服實際標注單價為1349元,符合平臺要求,活動期間消費者實際支付金額最低為904.60元,因此,并未發(fā)現波司登存在“先漲價后降價”的行為。

“先漲后降”的嫌疑消除了,然而,波司登漲價卻是不爭的事實。另一話題“波司登4年漲價80%”很快引起關注。有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波司登吊牌價均價漲幅最高達80%。

有意思的是,微博上爭議不斷的波司登,在雙11中的表現卻可圈可點。在天貓女裝類目下,波司登的預售額排名第一,為6078萬元,均價更是達到了1500元以上。此外,其在天貓、抖音第一波售賣期女裝榜中均排名第二。

曾經在消費者心中被認為是“爸爸媽媽穿的羽絨服”,怎么突然成為了“香餑餑”?

02 “爸爸媽媽穿的羽絨服”,為何火起來了?

早些年,波司登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正是這個決定,很長時間里拖垮了波司登的發(fā)展。

2007年,為了擺脫對羽絨服單一產品的依賴、避免受到羽絨服季節(jié)性因素的較大影響,波司登成立了非羽絨四季化服裝業(yè)務部門,將業(yè)務拓展至男裝、女裝、童裝等領域,并通過收購、入股等方式拓展品牌。

2009年波司登提出“品牌化、四季化、國際化”的“三化”戰(zhàn)略,向女裝、男裝、童裝擴張,走向國際。

彼時,波司登的目標是,幾年內要“將非羽絨服產品比例增加到40%以上”。在多元化戰(zhàn)略的驅動下,波司登的店鋪也急劇擴張,到了2011年末達到高峰,總共1.44萬家門店。

不過,多元化戰(zhàn)略并沒有讓波司登迎來更穩(wěn)健的發(fā)展,恰恰相反,日子越來越難過了。據Wind數據,2012財年至2014財年,波司登凈利潤連續(xù)三年下滑,由2011財年的14.37億元跌至1.32億元,跌幅達76%。其門店數量也從2012年的14000余家,銳減至2015年的6000家左右,三年間關店過半。

真正的轉機發(fā)生在2018年。

這一年,波司登提出新的戰(zhàn)略目標,明確“聚焦主航道,聚焦主品牌,收縮多元化”的主方向,聚焦中高端羽絨服市場。

“前些年,我們的業(yè)務有點散亂,面鋪得太大了。最近三年,我們開始強化‘羽絨服專家’的認知,希望‘羽絨服等于波司登’的觀念深植于消費者的認知中?!?020年,波司登創(chuàng)始人高德康曾如是說。

回歸主業(yè)后,波司登推出了一系列舉措。

在產品方面,波司登從保暖性、輕薄感、時尚度著手,試圖滿足消費者對羽絨服的多樣需求。

例如,通過選用殘脂率僅占0.5%的霍爾多巴吉白鵝絨、自主研發(fā)Bo-tech面料以及“熱濕力平衡”的科技手段,兼顧戶外羽絨服的保暖性和舒適性。

波司登還推出輕薄羽絨服系列,采用創(chuàng)新性多層保溫空氣層面料,提升保暖性的同時,降低重量;也找來國際名設計師、法國殿堂級設計大師高緹耶做聯名款……種種舉措,旨在把笨重的羽絨服變得更加時尚輕薄,不斷趨近年輕人的喜好。

在營銷方面,與加拿大鵝早期的打法十分相似,即通過名人、明星效應帶火羽絨服,給羽絨服“定調”。近幾年波司登先后亮相紐約、米蘭、倫敦時裝周,在時裝周上,找了安妮·海瑟薇等一眾國際巨星站臺;在國內則邀請楊冪、陳偉霆等明星做時尚代言人,推出明星同款。

渠道上同樣動作頻頻。線上,波司登通過新零售和數字化運營提高銷售效率,尤其是直播渠道的布局。線下,波司登加強一二線城市線下渠道的建設。目前,其羽絨服業(yè)務在一二線城市的零售網點處于逐年增長狀態(tài),在總零售網點占的比例已突破31%。

一些數據,正在反映出波司登的轉型成果。

波司登披露的2021財年業(yè)績顯示,營收同比增長20%至162.14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20.6%至20.62億元,整體毛利率達60.1%,同比上升1.5個百分點。

截至2022年3月31日,波司登品牌羽絨服的線上銷售中,單價超過1800元的羽絨服占比已由上年同期的31.8%提升至46.9%。

可見,波司登高端化之下的“高價”正在被更多消費者接受,進一步而言,波司登的高端化已取得一定成果。只不過,前方的探索路依然漫漫。

03 波司登,還未站穩(wěn)

逆風翻盤背后,其實是波司登敏銳察覺到被忽視的行業(yè)空白市場。

據東興證券研報,中國羽絨服市場分價格帶看,從金字塔頂端至下,國際高端羽絨服品牌盟可睞、加拿大鵝,定位萬元以上,2000-8000元的價格段競爭還比較空白,國產羽絨服品牌定價基本在2000元以下。

波司登在2021年風衣羽絨服的價格定在3000元以上,極寒系列在5000元附近,登峰2.0系列定在萬元以上,不難看出其搶占中高端空白市場的野心。

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波司登想要在2000-8000元之間站穩(wěn)排頭兵的地位,或許還有些吃力。根據波司登的雙11預售額,其均價達到1500元以上。這也意味著,波司登的整體規(guī)格仍然逗留在2000元以下,離真正的中高端、高端還有一定差距。

“波司登是平價品牌起家,也因平價而暢銷全球,受其固有形象的拖累,高端化轉型勢必會遇到一定阻力。”第三方研究機構透鏡公司研究創(chuàng)始人況玉清表示,“但能把產品吊牌均價提升超60%,這個進步其實已經很大了,高端化需要一步步來?!?/p>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波司登率先進入羽絨服的“無人區(qū)”,許多國產品牌也開始跟隨進場。

羽絨服新品牌天空人SKYPEOPLE開出了線下門店,其產品價格也在3000元至7000元之間;李寧、安踏等運動服飾品牌,也開始布局千元以上的羽絨服產品。

這也意味著,除去加拿大鵝等高端羽絨服帶來的競爭壓力,波司登還需要與諸多國產品牌一同較量,搶食中高端市場的蛋糕。

當下,羽絨服市場在肉眼可見地增長。根據中國服裝協會數據統(tǒng)計,2021年中國羽絨服市場規(guī)模約為1562億元,2016年到2021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2.73%。

中高端羽絨服的需求,同樣不可小覷。根據中華全國商業(yè)信息中心數據,2014年至2020年,國內羽絨服的平均單價由452元漲至656元;大型防寒服成交均價突破千元,其中2000元以上的占比已經接近70%。

顯然,羽絨服賽道有著諸多機會,對于波司登來說均是尚待開采的“寶藏”。但要成為真正的中高端、高端羽絨服品牌,仍然需要付出不少努力。

以站在羽絨服鄙視鏈頂端的盟可睞、加拿大鵝為例,做好高端羽絨服是一門綜合課。從羽絨服的產品質量、營銷,到品牌所承載的生活方式、信仰和使命感,都將是波司登高端化路上的必修課。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閱讀全文>>

今冬第五輪寒潮已經到來,多個城市氣溫創(chuàng)下新低。在這個羽絨服的銷售旺季,羽絨服龍頭波司登卻并未從中汲取暖意。

自2018年結束失敗的多元化探索,明確“聚焦主航道,聚焦主品牌”的戰(zhàn)略方向后,過去三年,波司登憑借在羽絨服細分領域的深度布局,重塑了市場對其的信心。

高端化是波司登調整戰(zhàn)略方向后的一大舉措,而得益于國內消費升級,以及國貨崛起等大趨勢,波司登的探索上頗有所得,并直接反映到了其業(yè)績和資本市場表現上,2018年至今,其股價走出了一條上揚曲線。

然而伴隨轉型進入深水區(qū)后,對于波司登高端化成功與否的質疑也逐漸浮出,在今年9月份股價觸及6.885元最高峰后,波司登股價就呈震蕩下行態(tài)勢,12月17日,報收4.89港幣,總市值為531.89億港元。

疲軟的股價是市場信息不足的體現,在猶疑不定的情緒面前,波司登需要給出更有力的答案。


誰在支撐百億波司登

對于自2018年開始實踐的“聚焦主航道”戰(zhàn)略,波司登執(zhí)行的非常徹底。

根據波司登2021/22財年中期報告顯示,報告期內,波司登取得收入人民幣53.9億元,同比增長15.6%。而從收入結構看,波司登的營收增長主要靠旗下波司登品牌羽絨服業(yè)務驅動。

波司登集團旗下業(yè)務可分為如下四大板塊:品牌羽絨服業(yè)務、貼牌加工管理業(yè)務、女裝業(yè)務和多元化服裝業(yè)務。中期報告顯示,波司登品牌羽絨服業(yè)務營收為34.73億人民幣,占集團整體營收64.5%,比重相較上一財年同期提升了0.4%,品牌羽絨服業(yè)務對于波司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品牌羽絨服業(yè)務又可細分為波司登、雪中飛、冰潔和其他四大品牌,其中,波司登品牌的業(yè)務收入占絕對大頭。2021/22財年上半年,波司登共錄得32.46億元收入,占品牌羽絨服銷售額比重高達93.5%,占集團整體營收比也已超過60%。

波司登集團“聚焦主航道”戰(zhàn)略向波司登傾斜了大量資源,波司登品牌也不負期望,2021/22財年中報告顯示,報告期內,波司登品牌羽絨服業(yè)務收入同比增長19.1%,與之相比,雪中飛的營收同比增長幅度只有9.5%,而冰潔營收更是同比大幅下降74.1%。

某種程度上來說,將波司登集團的品牌羽絨服業(yè)務等同于波司登品牌羽絨服也不為過,波司登如何撐起數百億市值?高端化是繞不開的關鍵詞。

梳理波司登過去幾年的系列布局,其高端化嘗試的第一步是重塑品牌。

2018年9月,波司登以獨立品牌身份亮相紐約時裝周;2019年9月,波司登登陸米蘭時裝周,同年10月,攜手愛馬仕前設計總監(jiān)讓-保羅·高緹耶發(fā)布聯名系列,11月,推出頂配羽絨服“登峰系列”;2020年2月,登陸倫敦時裝周,同年10月二度聯手讓-保羅·高緹耶發(fā)布新一代羽絨服。以上種種在國際時尚圈爭取話語權的嘗試,都是為了扭轉市場對波司登老氣、過時、缺乏設計感的既有印象。此外,波司登漫威英雄聯名款等多個聯名款,在年輕消費群體中刷足存在感。

如果說市場營銷品牌層面的投入是“面子工程”,那渠道、產品側的轉型則是更為切實的“里子工程”。

自2018年開始,波司登進行了激進的渠道洗牌。渠道調整的關鍵詞是向高線進發(fā),根據2021/22財年中期報告顯示,報告期內,波司登更加注重渠道的結構性調整,關注“2+13”這15個一線及新一線城市的鎖定。通過關小店、開大店的方式,在購物中心、時尚商圈和城市的核心地帶開設更多門店。在集團品牌羽絨服業(yè)務的總零售網點中,約有 31.0%位于一、 二線城市(即北上廣深及省會城市),約有 69.0% 位于三線及以下的城市。

在產品側,通過推出面料、設計等更為考究的“極寒”“登峰”等高端產品線,波司登一步步提升了品牌的價格區(qū)間。國金證券研報顯示,2018年以來,波司登的產品結構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產品平均單價提升30%-40%,羽絨服的價位段在1500元左右。2018/19財年,波司登1000元以下的產品銷量占比由48%下降至12%,1800元以上的羽絨服產品銷量占比由5%提升至24%。2019年平均售價繼續(xù)提高20%-30%。在2020財年,波司登品牌羽絨服在線銷售收入中,單價超過1800元的銷售收入占比達到31.8%。

單價提升對于優(yōu)化波司登的毛利表現非常明顯,其中期報告顯示,波司登期內毛利率高達62.6%,同比提升5.5%。而雪中飛的毛利率同比下降了1.3%,冰潔毛利率同比大幅下降39.5%。

從品牌轉型、高端化中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后,波司登的步伐更加激進了。今年11月,波司登推出登峰2.0系列羽絨服,該系列售價過萬,直追加拿大鵝和Moncler。但也就在此時,圍繞波司登的質疑開始發(fā)酵,質疑集中于波司登是否配得上過萬的售價,以及波司登是否在借著國潮“割韭菜”。

登峰2.0問世后遭遇的質疑,折射了波司登當下的尷尬處境:當波司登提價后價格區(qū)間仍落在加拿大鵝和Moncler之下時,消費者慷慨贈與其“國貨之光”“性價比之王”的美譽;然而當波司登嘗試觸碰六千元及以上價格區(qū)間,與加拿大鵝和Moncler正面對抗時,質疑便開始翻涌而起。

尷尬背后,指向的其實是一個核心問題:波司登的高端化到底成功了沒。


加拿大鵝+始祖鳥

高端是波司登必須要走的路。

在2021/22財年的中期報告中,波司登提及本財年是集團新三年戰(zhàn)略規(guī)劃的開元之年,競爭戰(zhàn)略從“全球熱銷的羽絨服專家”升級為“全球領先的羽絨服專家”,細微的措辭改變,透露的是波司登進軍全球羽絨服品牌高地的決心。

如此重視高端,一方面源于此前的多元化探索被證明行不通后,從羽絨服業(yè)務中挖掘最大價值是波司登最為切實可行的路線。加拿大鵝已經證明了只在羽絨服賽道也能講出好看的故事,這成為波司登模仿的直接對象。因此對波司登而言,要讓羽絨服業(yè)務的想象空間擴大,品牌溢價、利潤率更高的高端產品線必須拿下。

另一方面,伴隨國內經濟水平提高,新一代消費者對設計、個性化、品質更為看重,高端化是迎合新一代消費者的必然選擇。

過去三年,波司登的高端化主要發(fā)力在品牌和營銷層面,這是相對容易做的部分。接下來,要真正塑造在消費者側的高端形象,研發(fā)、產品、渠道等也需一并進行相應調整,與營銷相比,這些層面的調整會更加艱難,也意味著,波司登的轉型進入了深水區(qū)。

登峰2.0發(fā)布后市場褒貶不一的聲音已經說明,波司登的產品研發(fā)和設計能力尚未得到完全認可,不過這可能是無法避免的情形,因為產品側的高端化絕不是一朝一夕便可以實現的,這要求品牌有長期投入的定力。

從目前來看,波司登確實為轉型做了很多加法,一個可以佐證的細節(jié)是,雖然其品牌羽絨服業(yè)務已經通過波司登、雪中飛等品牌進行了定位和檔次上的區(qū)隔,但從實際表現來看,波司登依然承擔著中高端全部產品線的重任,雪中飛和冰潔品牌的業(yè)務并無增長,甚至在萎縮。

做加法當然可以帶來增長,但也不是全無負面影響,對于波司登品牌而言,要取得市場最大公約數認可的同時,還要在高端產品線有真正突破,并不利于消費者建立統(tǒng)一的品牌認知。

在這一點上,同為老牌國貨的鄂爾多斯探索相對成熟,其旗下設立了1436、鄂爾多斯、Blue Erdos等品牌線,對奢侈、高端、中端做了劃分。事實上,這樣的品牌策略在服裝行業(yè)并不鮮見,同樣以羊絨大衣知名的MaxMara旗下同樣開設了SPORTMAX、MAX&Co.、MARELLA、WEEKENDMaxMara等副線品牌,以實現對產品和品牌的區(qū)隔。

波司登依賴“波司登”不難理解:與重新打造品牌相比,為已經成熟的主線品牌投入最優(yōu)質的資源是投入產出比最高的方式,于是形成了波司登品牌既要走高端路線,又要依靠市場認知度快速走量的局面——例如,其品牌代言人的選擇仍舊是典型的流量路線。

要在接下來的發(fā)展中取得更大突破,波司登必須做出更多取舍。

除了推動羽絨服業(yè)務向上走之外,從最新動作來看,波司登開始探索圍繞羽絨服這個核心進行的橫向探索,例如針對戶外場景的功能性成衣。

12月2日,波司登宣布全資子公司與德國運動時尚服飾品牌商博格納達成戰(zhàn)略合資協議,成立合資公司,引進博格納旗下兩大品牌BOGNER和FIRE+ICE,并共同經營博格納相關品牌。博格納由世界滑雪冠軍Willy Bogner于1932年在德國成立,旗下品牌在50多個國家都設有線下銷售點。波司登表示,在2022北京冬奧會舉辦前夕,與博格納的合作能成為新的增長引擎,提振公司中長期發(fā)展。

伴隨國內收入稅水平提升,滑雪等戶外運動的普及率也逐漸提升,戶外運動裝備的市場潛力逐漸釋放。波司登亦在中期報告中提到,致力成為時尚功能服飾品牌。

一旦功能性業(yè)務真的打開局面,波司登的未來將更有想象空間,以同樣起家于加拿大的知名戶外品牌始祖鳥為例,據媒體報道,安踏收購始祖鳥的價格約為53億美元。如果波司登能夠成功在這個賽道立穩(wěn)腳跟,其市值還要很大的提升可能。

總體來說,波司登現在的大方向是做縱深化,產品布局會類似于加拿大鵝與始祖鳥的結合體。與橫向擴張相比,縱深化對于企業(yè)的長期投入有更高要求,因為其投入產出的周期可能會拉長,但是一旦走穩(wěn)當了,也能汲取更大回報。

因萬元羽絨服遭遇嘲笑的波司登,其實也是老牌國貨謀求轉型的一個縮影。在國潮涌起的大背景下,消費者愿意為優(yōu)質國貨支付更高價格的意愿已經被反復證明,國貨值得賣得更貴,但前提是高溢價背后有足夠的產品力和品牌力做支撐,要做到這些,需要耐心投入。

從現有情況來看,波司登推進轉型的決心仍舊堅定:2021/22財年中期報告顯示,于2021年9 月30日,波司登羽絨服業(yè)務的零售網點總數較上一財年底凈減少149家至4001家;自營零售網點凈增加2家至1809家;第三方經銷商經營的零售網點凈減少151家至2192家。要知道,與品牌重建相比,渠道調整是實打實會觸及既有利益格局的改革。

只是,經歷了前三年的轉型之路并取得一定成效后,在市場為波司登的轉型投下真正的信任票之前,波司登必須向市場展現更多誠意和耐心。

閱讀全文>>

今年的冬天來的似乎有點兒急促,多地城市為了給市民營造溫暖生活,紛紛通知提前供暖。室內的溫暖尚有暖氣來守護,可到了室外環(huán)境,凜冽如刀的寒風直把人凍的懷疑人生,人們紛紛翻出擱置許久的羽絨服傍身御寒,而那些沒有羽絨服的朋友,到了商場之后直呼“今年羽絨服好貴!”

據前瞻產業(yè)研究院數據顯示,我國羽絨服平均單價在2014年至2019年期間,由452.6元漲到596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為5.66%,今年的你或許應該感謝去年買了羽絨服的自己。

羽絨服漲價原因系與原材料鵝絨、鴨絨價格上漲有關,但不久前一則“如何看待波斯登推出萬元羽絨服”的話題沖上熱搜,許多國內消費者驚訝表示:什么時候國產羽絨服價格也上萬了?


羽絨服市場的“追漲殺跌”

當下的羽絨服界,產品售價超過萬元似乎已經不再是件新鮮事,除國民品牌波司登之外,國外品牌方面如加拿大鵝(Canada Goose)、盟可睞(Moncler)和始祖鳥(ARCTERYX),這些品牌萬元的售價已經成為常態(tài),并且,這些羽絨服款式廣受消費者喜愛。

2018年,加拿大鵝在北京三里屯的旗艦店開張,據當時的報道稱,店外約有30多人在排隊,要排隊約30分鐘才可入店。高昂的售價似乎并未打擊到消費者的購買積極性,一名30多歲的北京女市民說,自己花7000元買了一件羽絨服,因為之前在美國買過,覺得質量特別好。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加拿大鵝在國內市場的火爆程度也從假貨數量上得到佐證,走進寒冬的縣城街頭,售價過萬的大鵝似乎已經成為了“標配”。

這讓人聯想到球鞋圈的一樁趣事,前不久nike的新款球鞋“OW×AJ2”發(fā)布,依照鞋圈慣例,“Off-White+AJ”這種雙重熱度加持下的鞋款往往已經是內定“天價鞋款”,但球鞋發(fā)售之后在二級市場的表現卻不溫不火,價格維持在2000左右,銷量可以稱得上是慘淡。

“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來”,就在網友不絕于耳的“倒閉”的評價中,這雙鞋在二級市場的價格直接原地起飛,售價直逼五千元大關,交易量也蹭蹭上漲。一位網友評論到“Aj2×Ow (¥2000)真的丑爆了,拉跨~;Aj2×Ow (¥5000)真的帥爛了!”

再回頭看加拿大鵝,鞋圈“低價無人問,漲價被追捧”的怪病似乎已經蔓延到了羽絨服市場,高價似乎成為了開啟鞋服市場的財富密碼。

究其原因,現代社會衣服已經不再是功能原始的防寒蔽體作用。在衣食住行中,“衣”的排名尤在“食”之前排在第一位,這是由于穿衣解決的不只是生理層面的需求,同時也在滿足人們的精神層面需求。

衣物除了起到蔽寒暑的作用之外,還裝飾了人們的身體和生活,并且顯示了穿衣之人的身份地位和民族信仰,如古時象征著皇權地位的龍袍、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等,而到了現代社會,這些較為抽象的價值,則在企業(yè)的品牌力中得到體現,不同的品牌消費者之間,構成了一條完整的鄙視鏈,忽略掉構成鄙視鏈間的其它原因,以簡單粗暴的角度來看影響羽絨服品牌之間形成鄙視鏈鄙視鏈高低的原因,“價格”是最為明顯的分隔線。

回到羽絨服行業(yè)來看,無論“南極科考服裝品牌”還是“珠穆朗瑪峰登山隊”,這些營銷title其實都是在強化品牌的專業(yè)屬性,目的是展示品牌技術實力秀肌肉,消費者直接能感受到的是,品牌變得更專業(yè)了,產品的價格賣的也更貴了,把這個專業(yè)屬性換成時尚屬性也是同樣的效果。

在消費者喜好的驅使下,羽絨服企業(yè)走上了高端化、專業(yè)化、時尚化的發(fā)展之路,產品價格也開始一路登高。


暢銷72國的波司登,被困在“羽絨服”和內地

前文提到的波司登售價達到萬元的“登峰”系列,在產品發(fā)布會上波司登提到:“波司登在1998年和2019年兩次助力中國登山隊問鼎珠峰,21年間不斷精進羽絨服技術,這次發(fā)布的登峰系列各方面達到行業(yè)頂配,為中國品牌有如此突破感到驕傲?!?/p>

波司登把“珠峰”“登山”等關鍵詞與產品結合,強化消費者對波司登品牌專業(yè)性的認知,以此打造品牌印象,因為在消費者的認知中,“專業(yè)”的產品也許功能一般,但價格肯定不一般,并且消費者對專業(yè)產品的售價接受度較高?!暗欠濉毕盗泄舶l(fā)布七款產品,售價高低不同,最低的是“克拉底楚里峰”價格為5800元起,最高的就是那件登上熱搜的“珠穆朗瑪峰”款,售價高達11800元。

搜索資料發(fā)現,波司登的漲價已不是一朝一夕。國金證券研報顯示,2018年以來,波司登的產品平均單價提升30%~40%,羽絨服的價位段在1500元左右。2018~2019財年,波司登1000元以下的產品銷量占比從48%下降至12%,1800元以上的羽絨服產品銷量占比從5%提升為24%。

可以看出,波司登對產品的銷售結構進行了調整,試圖減少低端產品銷售,逐漸向高端產品為主的方向靠攏。

事實證明波司登高端化的發(fā)展道路是正確的。據波司登2019/2020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3月31日,集團經營收入為人民幣121.9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了17.4%;毛利大幅上漲21.7%至67.1億元人民幣,毛利率達到了55%。

波司登通過高端化實現了品牌自救,挽回了自己在年輕消費者心目中的“中老年”企業(yè)形象,越來越多的年輕消費者愿意接觸了解波司登,選擇購買波司登品牌的羽絨服,其大膽的年輕化款式設計也成為了國貨羽絨服品牌的標桿,但一片繁榮的背后,波司登的隱憂也浮出水面。

波司登2019/2020財報數據顯示,波司登的羽絨服業(yè)務依然是集團營收增長的最大引擎,品牌羽絨服業(yè)務收入約為108.89億元,在總收入中占比約80.5%。實現營收利潤雙增長的波司登依靠的是其引以為豪的羽絨服業(yè)務,但除了羽絨服之外,波司登似乎沒了別的“能打”的業(yè)務存在。依靠羽絨服業(yè)務實現雙增長的波司登也被困在羽絨服,羽絨服業(yè)務的缺點較為明顯:

一是季節(jié)性波動明顯,是門“看天”吃飯的生意,每年銷量的高低與氣溫的寒冷程度和持續(xù)時間有著直接關系,業(yè)務構成單一的情況下,企業(yè)自身的抗風險能力就十分有限;

二是庫存周轉問題,羽絨服市場銷量難已估算,受客觀因素影響較大,存在氣溫驟然回升的可能性,會間接影響到庫存周期延長,財報顯示,報告期內波司登的庫存周轉為175天,達到近5年來最高周轉天數,庫存周轉天數明顯變慢。這種情況勢必會影響到企業(yè)資金流的健康,進而影響到成本危害企業(yè)經營狀況。

另外財報數據還顯示,宣傳“暢銷72國”的波司登超過80%的銷售收入來自中國內地。當下的波司登看似風光無兩,實則隱疾難除。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繁榮之中的波司登需要著眼未來。

突破自身,方登峰頂

品牌單一和品類單一,是波司登難以實現多元化的痛點。

從傳統(tǒng)服裝售賣店的銷售方式來看,應季或者提前一個季度銷售適應季節(jié)的衣服是最常見的,這也能保障每個季度都能產生持續(xù)的收入,但相比之下,波司登作為服裝品牌中的佼佼者,卻只有羽絨服“拿得出手”,已經很難跟上市場中消費者的消費節(jié)奏。

多元化是現代消費觀念中常見的戰(zhàn)略詞匯,但波司登的多元化并不是有戰(zhàn)略就能夠實行成功。首先“波司登羽絨服”的連鎖效應已經深入人心,如果打造新的服裝類別品牌,先不說能否成功,如果新品牌降低了原品牌形象將會得不償失,這是難以多元化的阻礙。

如何在開拓新業(yè)務的同時保持羽絨服業(yè)務現有的高度,將二者有機結合相互賦能,把產品種類從秋冬向春夏延伸,通過擴張產品種類的方式突破營收規(guī)模的天花板限制,把品牌做到四季常青而非“只能過冬”。

當下來看,波司登需要做的是打破自身的品牌形象桎梏,在品牌力方面強化消費者在非羽絨業(yè)務上的認知,如借助羽絨服的透氣抗水面料先涉足春秋產品市場,將其羽絨服在消費者端高端化的品牌形象,通過使用相同材料的方式,對其他季節(jié)產品進行賦能和信任背書,“解構”專業(yè)羽絨服的固有印象。

長遠來看,波斯登的未來在于突破自身,打破長久以來在消費者端存在的固化認知;短期來看,沉浸于羽絨服市場的波司登可以通過打開海外市場的方式實現營收規(guī)模瓶頸的突破,加拿大鵝、The North Face等海外品牌可以打開中國市場,相信波司登同樣可以在海外市場站穩(wěn)腳跟。

閱讀全文>>

波司登羽絨服都要上萬元一件了?

10 月 27 日晚,波司登首創(chuàng)風衣羽絨服高掛微博熱搜榜,引發(fā)廣泛關注。不過,這款新上市羽絨服的定價在 2799 元 -6690 元之間,并未觸及萬元門檻。網傳萬元系列只是波司登 2019 年 " 登峰系列 " 定價最高款 " 珠穆朗瑪峰 " 的價格,為 11800 元。

波司登推出萬元羽絨服背后,源于公司在 2017 年聽取咨詢公司的建議,重新聚焦主業(yè),并逐漸將自身向潮牌靠攏,借此吸引了更多年輕人和一二線城市的消費者。

對于波司登高端羽絨服,隨機詢問了 10 位年輕人,均表示愛不起,萬元買波司登羽絨服覺得不值,對于該品牌的羽絨服,最高花費不會超過 2500 元。

電商平臺數據也顯示,波司登高端羽絨服銷量不佳。2019 年推出的登峰系列,截至當年 11 月 19 日,售價 5800 元、8800 元、11800 元的款式分別僅有 9 人、4 人、6 人付款。即使放到現在,波司登淘寶官方旗艦店內銷量最好的 10 款羽絨服仍集中在中低端價位,有 5 款定價在 400 元以下,4 款介于 1000-2000 元之間。

此外,公司年報顯示,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集團 72% 的零售網點仍然位于三線及以下城市。也即,低線城市才是波司登的消費主體。

為什么要走高端路線?

波司登的前身由高德康創(chuàng)立于 1976 年,從最初的代工,到后續(xù)完成公司股份制改革、走上自主品牌道路,高德康一直專注于羽絨服的生產、制作和銷售,而這也是波司登的招牌。

2007 年波司登在港股上市,招股書中提到,根據行業(yè)信息中心及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以銷售額計,波司登品牌的羽絨服從 1995 年至 2006 年連續(xù) 12 年一直為中國羽絨服第一品牌。2006 年,以銷售額計,波司登及旗下雪中飛、康博羽絨服產品在中國 30 大羽絨服品牌中共計占 36.1% 的市場份額。


不過上市后,公司很快遇到增長瓶頸,營收和凈利潤均開始出現下滑。

這背后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公司為了突破羽絨服產品收入單一的限制,啟用 " 四季化、多品牌化和國際化 " 的多元化戰(zhàn)略的失利。

眾所周知,羽絨服受到季節(jié)性限制較大。以波司登上市后的 2008-2011 年為例,公司在此期間的年中報營收先后為 20.03 億元、12.40 億元、15.65 億元、18.58 億元,而整個財年的營收則是 52.79 億元、42.75 億元、57.38 億元、70.38 億元,兩個時間點相差巨大,主要是其營收集中在第三季度的原因。

除了小周期,羽絨服還受全球性氣候大周期的影響。如 2020 年,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曾宣布 " 拉尼娜 " 現象正式形成,再加上北極海冰融化等影響,去年冬季甚至被預測為近 60 年來最冷一年,這種情況無疑對羽絨服的銷售是個利好。與之相對的是,2013 年的冬天就是個 " 暖冬 ",羽絨服市場集體縮水。

而在 2011 年之前,波司登羽絨服銷售收入長期占總營收 80% 以上,這讓其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十分尷尬,最低時股價僅 0.24 港元,最高時也未超過 2.5 港元。

為轉變在消費者心中的固有形象,波司登曾計劃通過并購,將四季服裝行業(yè)在整體業(yè)務中的比例提升至三成,進而成為綜合型服務品牌經營商。

但從后來的結果來看,波司登在這個領域的探索不算成功。受到門店粗放式擴張和業(yè)務多元化投入帶來的壓力影響,公司業(yè)績持續(xù)下跌,股價也長期徘徊在 1 港元以下,眼見公司每況愈下,波司登不得已大量關店、收縮,這才挽救了業(yè)績頹勢。

在波司登投身多元化發(fā)展的這幾年,外界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方面,加拿大鵝異軍突起,其于電商網站中開啟直銷業(yè)務,并開始主動營銷后,銷售額如火箭般躥升,成功讓這類羽絨服奢侈品占領了消費者心智。一個現象是,每年在市場中流通的冒牌加拿大鵝都已經數不勝數。

另一方面,優(yōu)衣庫、Zara、H&M 等快消品牌正在國內迅速攻城掠地,這些四季服飾推出的產品中,就有與波司登價位相仿的羽絨服。2016 年天貓雙十一,在男女羽絨服前十的兩個榜單中,波司登有 3 款上榜,而優(yōu)衣庫則有 5 款上榜。

面對競爭對手對市場份額的蠶食,波司登若想突破,唯有變革。這次轉型,也被高德康譽為波司登的 " 二次創(chuàng)業(yè) ",而轉型的目標,瞄準的則是以年輕人為主的潮流市場。

中低端仍是主要銷量來源

" 我承認,之前把波司登做成功了,但是中間可能沒有管理好,出了一點問題?,F在,我們要追求年輕潮流,我們想的都是年輕人要的、我們做的都是年輕人喜歡的。" 高德康曾稱。

2018 年,波司登不僅花重金請來了包括紀梵希設計師、前 Karl Lagerfeld 創(chuàng)意總監(jiān)等人在內的多位設計界大咖,還將推出的產品投向米蘭時裝周、倫敦時裝周、紐約時裝周等舞臺,國際明星安妮 · 海瑟薇、維秘超模 "AA"、奧斯卡影后妮可 · 基德曼等都身著波司登羽絨服登場亮相。與此同時,波司登還邀請楊冪、陳偉霆等明星代言。

國金證券研報顯示,2018 年,波司登主品牌提價幅度為 30%-40% 。2017-2018 年波司登品牌 1000-1800 元價位段產品占比由 47.6% 提升至 63.8%,1800 元以上價位段產品由 4.8% 提升至 24.1%,而 1000 元以下產品占比則由 47.5% 下降至 12.5%。


值得一提的是,波司登聚焦的 1000 元 -5000 元檔位的羽絨服市場,恰好介于加拿大鵝、Moncler 的萬元檔與優(yōu)衣庫的千元檔之間,因此也有分析師將其視為高端與中低端之間的品牌。

提價讓公司在業(yè)績上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成效。2019 年,波司登 1800 元以上的產品銷量占比從前一年的 14% 上升至 20%;同年天貓雙十一數據顯示,波司登 18-34 歲年輕客群同比提升 51%;至 2020 年,波司登羽絨服線上銷售中單價 1800 元以上的產品銷售收入占比已升至 31.8%。

2017-2020 財年,波司登營收從 88.81 億元提升至 135.17 億元、歸母凈利潤由 6.15 億元升至 17.10 億元、毛利率由 46.38% 增至 58.63%;股價自 2018 年至今漲幅更是超 9 倍。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波司登的高端化策略已經取得了完全的成功。

以流傳甚廣的 " 萬元羽絨服 " 為例,其是波司登打向高端市場的 " 巔峰之作 "。2019 年 10 月,波司登在上海為其 " 登峰 " 系列羽絨服專門開了發(fā)布會。該系列產品 5800 元起售,最貴的珠穆朗瑪峰款售價高達 11800 元,價格堪比加拿大鵝、Moncler 等國際高端品牌。

然而,如今在波司登的電商旗艦店中,已經無法見到該系列產品的蹤跡。天貓數據顯示,截至 2019 年 11 月 19 日,波司登登峰系列售價 5800 元、8800 元、11800 元的款式分別僅有 9 人、4 人、6 人付款。

而在蘇寧波司登官方旗艦店上,截至 2019 年 11 月底,4 款售價在 7800 元 -8800 元左右的登峰系列羽絨服仍無人購買,萬元羽絨服則已被下架。

即使在目前的電商平臺中,波司登真正探到高端價位的羽絨服銷量依然寥寥無幾。

雷達財經搜索淘寶波司登官方旗艦店發(fā)現,預售款中定價在 3000 元以上的兩款羽絨服分別僅有 4 人、8 人付款。店內銷量最好的 10 款羽絨服,有 6 款定價在 1000 元以下,其中 5 款定價在 400 元以下,另外 4 款則隸屬 1000 元檔位。

此外,公司年報顯示,截至 2021 年 3 月 31 日,集團 72% 的零售網點仍然位于三線及以下城市。也即,低線城市才是波司登的消費主體。

價格易改,心智難改

整體來看,波司登雖然業(yè)績方面呈上揚趨勢,但這更多是中端產品的貢獻使然,公司與真正的高端化始終存在不小的距離。而想要依靠提價 + 短時間轟炸式營銷彌補這段距離并非易事。

從波司登對標的加拿大鵝、Moncler 對產品的布局來看,其幾乎沒有低價選項,就算是放在奧萊中,品牌的價格也不會太低。

為了維護高端化的心理價位,巴寶莉(Burberry)甚至每年會銷毀折合人民幣上億元的庫存,而這顯然與當前羽絨服價位覆蓋幾百到數千元的波司登有所差異。

此外,消費者在購買奢侈品時,相較黑科技,更看重的是品牌的設計感和文化內涵。有觀點認為,波司登的高端化只是機械地提高了制作工藝,在與品牌高端化緊密關聯的產品設計能力,供應鏈管理能力和渠道效率等方面,其腳步還沒有跟上。

值得關注的是,2020-2021 財年,波司登羽絨服業(yè)務的零售網點由 4866 家減至 4150 家,一年關店 716 家。

一方面,在大面積關店的同時,報告期內波司登包括廣告和宣傳費用、使用權資產折舊費、或有租金以及銷售雇員開支等內容的分銷開支仍同比增加了 12.4%,在總收入中占比 35.6%,這反映了公司聚焦高端化后在品牌營銷、開高端新店等方面所付出的昂貴代價。

另一方面,驟然關店數百家也能折射出公司目前商業(yè)模式的困境。

通常情況下,在工序繁多的服裝領域,傳統(tǒng)企業(yè)從發(fā)出訂單到生產出成品,往往要花費幾個月的時間,所以他們必須提前判斷和預測需求。但從波司登的發(fā)展歷史來看,其并不擅長預判,總是踩錯節(jié)奏。

2009 年時,波司登羽絨服零售網點有 5662 個,至 2012 年突增至 13009 個,但至 2017 又回落到 4466 個。

這樣大起大落的表現,反映出波司登對零售終端的掌控能力有所欠缺,進而影響了公司對于消費者反饋的響應,增加了庫存的周轉天數。2018-2021 四個財年,波司登庫存周轉天數為 111 天、127 天、155 天、175 天,存貨周轉速度在顯著放慢。

這樣的后果是,在徒增成本的同時,還會影響公司在行業(yè)周期的波動中抗風險的能力。由于波司登本就較為依賴羽絨服單品,這就更讓單店低效的問題成為了不定時的 " 炸彈 ",隨時可能讓公司出現業(yè)績失速的風險。

除了終端網點大幅減少,公司產品設計能力也遭吐槽。

在 10 月 27 日波司登發(fā)布風衣羽絨服后,就有網友在評論區(qū)表示:" 質量挺好,就是審美差了點。"

事實上,波司登在文化內涵方面存在一定底蘊。21 世紀前,波司登就曾獲得中國登山隊登山服提供權,以及登山隊冠名權,彼時其更是憑借將 " 波司登中國銷量第一 " 的金屬牌放在世界最高峰收獲了非常好的宣傳效果。

而自 1998 年至 2020 年,波司登已經連續(xù) 22 年助力中國登山隊登頂珠峰,更是曾隨中國北極科考隊出征格蘭豪威德島,并多次與中國南極科考隊一起遠征南極挑戰(zhàn)嚴寒。2006 年,勇奪我國冬奧會第一塊滑雪金牌、實現中國雪上運動金牌零的突破的韓曉鵬,奪冠時便是身披波司登‘戰(zhàn)袍’。

在此方面,加拿大鵝的宣傳重點就放在了曾是加拿大國家警衛(wèi)隊制服、上世紀 80 年代南極科考隊御寒服、《后天》、《國家寶藏》等寒流電影的官方戲服上。


而波司登在 2019 年發(fā)布萬元羽絨服時,首先強調的則是 " 極致保暖、無懼極端環(huán)境、專業(yè)級防護 " 三大核心功能,以及采用 GORE-TEX 面料、防水壓膠工藝處理、航天納米保溫材料、植入可永久使用的 RECCO 生命探測儀、經過 489 道工序才最終問世等多種黑科技方面。

在行業(yè)人士看來,品牌高端化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品牌整個調性與高端相符,單純推出幾款高端產品,難以改變波司登中端羽絨服的形象。

閱讀全文>>

創(chuàng)業(yè)視頻
更多

  • 創(chuàng)業(yè)螢火

    在線客服

  • 創(chuàng)業(yè)螢火

    電話咨詢

創(chuàng)業(yè)螢火
創(chuàng)業(yè)螢火
創(chuàng)業(yè)螢火
Copyright 2021 yinghuod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2020017053號-1
安徽螢火點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政務文化新區(qū)栢悅中心2412室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51-63844003舉報郵箱: jubao@yinghuodd.com